中國蘭州網7月27日消息 疫情當前,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共產黨人,越是危急時刻,越見初心使命;越是緊要關頭,越顯責任擔當。在本輪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干部、駐守干部和志愿者沖鋒在先,用行動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底色。在鮮艷的黨旗下,我們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最強大合力,必將迎來勝利!
堅守一線的“90后”黨員
29歲的張新麗是蘭石雅生活物業蘭石·豪布斯卡物業服務中心客服主管,雖然年齡不大,她卻是一名有9年黨齡的“老黨員”。
本輪疫情發生后,張新麗協同項目經理完成各地塊大組長工作任務分配后,立刻趕到自己負責的地塊,迅速有序地組織進行第一輪核酸檢測,等所有工作完成時已是凌晨兩點了。
張新麗負責管理的豪布斯卡4個園區有近3000名業主。張新麗從接收社區核酸檢測通知、安排采樣地點,場地消毒,每個環節都精心組織,從線上業主群內信息時時跟進溫馨提醒,到線下秩序維護、流程指引、問詢服務都耐心細致,確保各環節有效銜接、順暢運轉,切實提高采樣檢測工作速度和效率。
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先鋒。面對樓宇管控、出入證發放、物資配送、公共區域消殺和園區管控這些繁重瑣碎的工作任務,張新麗作為一名黨員,沖鋒在前,主動擔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疫情防控促使物業行業成為防控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物業人是政策措施的“宣傳員”,物資配送的“快遞員”、小區卡口的“值守員”、核酸檢測的“秩序員”、小蘭幫辦的“推廣員”、情緒安撫的“疏導員”、數據信息的“統計員”工作量增加了數倍。業主一句暖心的“辛苦了”,是對物業工作的最大認可!懊慨斶@個時候,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睆埿蔓愓f。
社區里的“百變書記”
土門墩社區黨委書記馮潔,是今年1月份才上任的。雖然成為社區書記的時間不長,但她卻主動扛起防疫工作大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轄區居民健康安全,是一名在防疫最前線盡顯巾幗魅力的“百變”書記。
她是“電話書記”。疫情防控工作中所有的政策解釋、措施落實、需求解決都要在社區里完成。為了第一時間能夠幫助和解決居民在疫情期間的各類問題,馮潔主動將自己的電話作為社區群眾的便民熱線,24小時隨時在線接聽。社區里其他工作人員都開玩笑稱呼她為“電話書記”。
“在哪?馬上到!”“還差什么,這就送過去”“你有什么困難?”馮潔總是在指揮員、秩序員、宣傳員、協調員等多重身份間來回轉換。在卡口點值守、核酸檢測、人員管控、心理疏導等方面她總是“一人多崗”“一人多職”,但也事無巨細,多而不亂。別人都說馮潔好像有“三頭六臂”一樣,將社區大大小小的工作處理得妥妥當當,把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地仔仔細細。
疫情防控中社區往往人手不足,馮潔便拿出自己的“錦囊妙計”,沿用上一輪疫情防控工作中總結的“社工委——房東——租客”聯戶聯勤聯防機制,再一次應用到流動人口多、租住戶多的小南灣平房區等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當中,主動將房東、業主嵌入到社區防疫管理體系,積極引導居民主動擔當作為。進一步筑牢了轄區居民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
文藝工作者譜寫抗疫新篇章
疫情發生后,蘭州大劇院迅速作出響應,積極組織全體文藝工作者迅速駐守社區,充分發揮出了黨員和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他們身著防護服,配合街道社區值班值守,認真開展流調排查工作,組織居民有序進行核酸檢測,確保各小區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忠誠守護著萬家平安。對特殊群體,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孕產婦等,他們還上門把抗原檢測試劑盒送到居民手中,確保應檢盡檢的工作落到實處。
其中,宋文博同志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便駐守到居住地所在社區,積極協助社區開展小區進出人員的掃碼、登記、測溫、消殺、核酸檢測秩序維護、流動人員勸返等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而蘭州大劇院演員蒲建民說:“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配合醫護人員采集信息、發試劑盒,為社區居民送物資,幫助協調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雖然累,但我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凝心聚力抗擊疫情,踐行初心勇擔使命。有了蘭州大劇院黨員干部職工的積極努力配合,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成功的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保護墻”。
抗疫路上綻放公交最美底色
——記公交抗疫志愿者
抗疫路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城市的安寧默默堅守、負重前行……從本輪疫情突襲初始,他們便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公交抗疫志愿者。
深夜,在公交車廂內微弱的燈光下,蘭州公交第三客運公司四車隊駕駛員李國軍身穿白色防護服,手持噴壺,對車廂每一個角落進行最后的消殺。疫情之初,車隊接到緊急通知需要幾名駕駛員,擔任疫情期間運送醫務工作者至社區進行核酸檢測時,已是夜間22點。聞此消息后,李國軍毫不猶豫地說:“我去!”
他熟練地穿起防護服,迅速戴好防護面罩和護目鏡,用噴壺將車廂里每一個角落進行消毒后將醫護人員安全送達目的地,原地待命到凌晨二三點,將結束檢測任務的醫護人員安全送回賓館。當再次完成車輛全面消殺后,回到賓館已是凌晨五點。
安全員路鐵軍同在四車隊,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時間來到梁家莊社區報到后便投入小區疫情防控和物資保障工作中。擔任社區志愿者期間,他不怕吃苦、沖鋒在前,在配合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竭盡全力為住戶提供熱情周到服務,得到了大家的點贊。
“我們隨時聽從組織安排”“有需要隨時請安排我”“我想為疫情防控出點力”……疫情面前,公交職工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豁得出去,用責任和擔當守護這座美麗的城市,展示出蘭州公交人最美的底色!
不同的身影同樣的堅守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女干部張延林
服務好人民群眾才能成就自己
自本輪疫情開始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女干部張延林積極與社區對接,將能夠參與工作的駐守干部集結起來,迅速到位開展相關工作。協助樓院長開展工作、設立核酸檢測點、維護檢測點和小區院落秩序、掃碼登記、入戶排查、院落巡查宣傳、大門口值守勸返、值班送物資等等。她全力堅守一線,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隨著工作量的逐漸增大,張延林都要工作13、14個小時,和社區對接工作任務,安排工作人員在各個工作崗位工作;在各個工作點來回奔波,查看具體工作情況,解決工作中的困難;面對隨時出現的情況,迅速反應,調整力量,合理安排……雖然每一天工作下來都是筋疲力盡,嗓音嘶啞,但第二天總是抖擻精神出現在工作地點。因為經常在小區里各個點來回奔波,不少居民都把她當作是社區的工作人員,經常向她問這問那,駐守干部中的年輕人們也都說,“看張組長這工作勁頭,都忘了她是個50歲的大姐啦!
在工作空閑期間,她還利用身在業主群的便利條件,幫助居民傳送收取生活用品等必要物資的消息,協助樓院長做好入戶核酸檢測、發放抗原試紙等工作;她主動幫助大家尋找購買蔬菜糧油、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平臺,教樓院里的老年人使用手機接收發布信息、訂購生活必需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居民鄰里,盡力減輕外面的同事們工作強度。面對防疫駐守工作,她總是這樣說:“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履行工作職責,像對待本職工作一樣完成駐守工作任務,只有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擺在前面,服務好人民群眾,才能實現自我的發展!
貢元巷社區黨建專干盧小燕
社區是“家”防疫是“家事”
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張掖路街道積極組織、動員全街道黨員干部、駐守干部、志愿者等參與疫情防控。來自貢元巷社區的黨建專干盧小燕,迅速安頓好年幼的孩子后奔赴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夜以繼日堅守,將社區當成了“家”,把防疫當成“家事”,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了新時代巾幗的責任與擔當。
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每輪核酸檢測前,盧小燕都會協助采集人員做好檢前準備工作,同時穿上防護服為居民做好掃碼,每天忙完都是精疲力盡,渾身酸疼。
隨著疫情防控深入推進,做好辦公室協調與各種報表、信息采寫等工作越來越重要,她又被社區抽回來,重點負責駐守干部、志愿者報到、出具證明、協調排班和信息編輯等!捌鋵嵶龊眠@些工作,不比在一線更輕松!北R小燕說,各種內務、協調和報表填寫匯總等,幾乎每天要從早上忙到晚上,尤其各種表到深夜還做不完,干到凌晨一兩點,兩只手都麻木了。
與此同時,盧小燕還是社區東城壕28號至32號、38號和40號兩棟老舊樓院的樓院長,要對5個單元154戶居民信息排摸。
盧小燕告訴記者,在高溫下值守一線、爬樓梯和搬運東西,喊得嗓子都啞了,每天頭都是木的,為了不讓自己倒下、讓嗓子不在疼痛,強迫自己每天大量的喝白開水。但是無論前一天怎樣的艱難和辛苦,都要保證第二天依然是精神飽滿的投入到抗疫狀態。
在疫情面前,她擱置了惦念,舍小家為大家,夜以繼日堅守在抗疫第一線,以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楊晟途記者張建平劉超周棟楠薛曉霞通訊員付鵬劉海蓉實習生弓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