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州網4月24日消息 “我母親行動不便,社區可以安排上門核酸嗎?”“現在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在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有間“解憂雜貨店”,但這個店并不賣東西,社區社工委成員就是“店員”,居民的大小事務,有關疫情防控的需求,都可以在這里傾訴解決。社區城管副主任張伯凌說:“只要居民有訴求、有需要,我們一定會盡力想辦法幫助解決,解決不了的也會及時反映上級部門,盡心盡責為民解憂!
甘家巷轄區內居住人口多、老舊樓院多,不可避免地存在因各種問題產生的糾紛。通過區域網格化,社區社工委將樓院長、轄區民警的姓名、聯系方式制作成“公示牌”,線上線下樓院長“亮身份”,以“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解決居民身邊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我不會認證怎么辦?”“現在的防疫政策是什么?”社區每天都會接到這樣不同居民的訴求電話,社區工作人員總是耐心解答,想辦法解決。家住話劇院小區的張爺爺最近要去外地看病,“我年紀大了,腿腳不便,不知道家門口哪有核酸采集點!鄙鐓^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為張爺爺上門核采。
同時,甘家巷社區通過智慧化賦能,利用“小蘭幫辦”,打通和群眾的溝通橋,身邊有了什么煩心事、憂心事,都可以反映在“公眾訴求辦理”平臺上,社區在收到事項后均在第一時間給予解答。截至目前,共收到居民群眾關于物業管理、老舊樓院改造投訴、疫情防控問題和建議等60余條,為民高效解憂而獲得了居民認可。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任澤昕 張永玉
稿源:蘭州晚報 編輯:劉真